本篇博客由谷歌的Jules生成
前言
近年来,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,其中大型语言模型(LLM)、检索增强生成(RAG)和智能体(Agent)是三个备受关注的核心概念。它们不仅各自展现出强大的能力,而且相互关联,共同推动着AI技术向更智能、更实用的方向发展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概念,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。
大型语言模型 (LLM)
定义和基本概念
大型语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, LLM)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,其特点是拥有海量的参数(通常达到数十亿甚至数万亿级别)并在大规模文本数据上进行训练。LLM的核心目标是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。
主要能力
LLM展现出多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,主要包括:
- 文本生成:能够根据输入的提示(prompt)生成连贯、相关的文本内容,例如撰写文章、邮件、诗歌、代码等。
- 语义理解:能够理解文本的含义,包括识别实体、关系、情感、意图等。
- 问答:能够回答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,包括事实性问题、推理问题等。
- 翻译:能够将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。
- 文本摘要:能够将长文本的核心内容概括成简短的摘要。
- 对话:能够与用户进行多轮对话,保持上下文连贯性。
常见的例子
- GPT系列 (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):由OpenAI开发,是目前最知名的LLM系列之一,例如GPT-3, GPT-3.5, GPT-4。
- BERT (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):由Google开发,是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模型,主要用于理解任务。
- LLaMA (Large Language Model Meta AI):由Meta AI发布,是一个开源的大型语言模型系列。
- Claude系列:由Anthropic开发,注重AI的安全性和可控性。
局限性
尽管LLM能力强大,但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:
- 知识截止 (Knowledge Cutoff):LLM的知识来源于其训练数据,训练完成后,模型内部的知识就不会再更新。因此,它们通常不了解训练数据截止日期之后发生的事件或信息。
- 幻觉 (Hallucination):LLM有时会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是虚假或不准确的信息,这种现象被称为“幻觉”。
- 缺乏真实世界的 grounding:LLM主要通过文本学习,缺乏与物理世界的直接交互和理解。
- 计算资源消耗大:训练和部署大型LLM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和能源。
- 偏见和安全性问题:训练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偏见会被LLM学习并放大,同时也可能生成有害或不安全的内容。
检索增强生成 (RAG)
定义和核心思想
检索增强生成(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, RAG)是一种将信息检索(Retrieval)与文本生成(Generation)相结合的技术框架。其核心思想是在LLM生成文本之前,先从一个外部知识库中检索相关的最新信息,并将这些信息作为上下文(context)提供给LLM,从而指导LLM生成更准确、更相关、更及时的内容。
为什么需要RAG(解决LLM的局限性)
RAG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LLM的一些关键局限性,特别是:
- 知识截止:通过引入外部知识库,RAG可以为LLM提供最新的信息,克服其知识截止的问题。
- 幻觉:通过提供相关的、基于事实的上下文,RAG可以显著减少LLM产生幻觉的可能性,提高生成内容的可信度。
- 领域适应性:对于特定领域的知识,RAG可以通过连接到该领域的专业数据库来增强LLM在该领域的表现,而无需对LLM本身进行重新训练。
- 可解释性和可追溯性:RAG检索到的信息可以作为LLM生成内容的依据,使得生成结果更具可解释性,并且可以追溯到信息来源。
RAG的工作流程
RAG 工作流程示意图:
RAG系统通常包含以下三个主要步骤:
- 检索 (Retrieve):当用户提出一个查询或提示时,RAG系统首先使用一个检索器(Retriever)从外部知识库(例如向量数据库、文本语料库、API等)中查找与查询最相关的信息片段。
- 增强 (Augment):检索到的信息片段会与用户的原始查询或提示合并,形成一个增强的提示(augmented prompt)。
- 生成 (Generate):增强的提示被输入到LLM中,LLM基于原始查询和检索到的上下文信息生成最终的回复。
RAG的优势
- 提高准确性和事实性:通过引入外部知识,减少幻觉。
- 增强知识的时效性:能够获取最新的信息。
- 降低训练成本:无需为获取新知识而频繁重新训练LLM。
- 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:可以追溯信息来源。
- 领域专业化:更容易适应特定领域的知识需求。
智能体 (Agent)
定义和基本组成
智能体(Agent)是一种能够感知其环境、进行思考和规划,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计算实体。在当前的AI语境下,AI Agent通常以一个强大的LLM作为其核心“大脑”,并辅以其他关键组件:
AI Agent 组件示意图:
- LLM (大脑):作为Agent的核心,负责理解用户指令、进行常识推理、制定计划、甚至生成行动指令。
- 工具使用 (Tool Use):Agent可以被赋予使用各种外部工具的能力,例如搜索引擎、计算器、代码解释器、API接口等。这使得Agent能够获取LLM本身不具备的信息或执行LLM无法完成的操作。
- 规划能力 (Planning):Agent能够将复杂的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可执行的子任务,并制定行动计划。这可能涉及到多步推理和决策。
- 记忆 (Memory):Agent可以拥有短期记忆(用于跟踪当前任务的上下文)和长期记忆(用于存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,以便在未来任务中复用)。
- 感知 (Perception):虽然目前主要基于文本,但未来的Agent可能会拥有更丰富的感知能力,例如处理图像、音频等多模态信息。
Agent与LLM的区别
虽然Agent的核心通常是LLM,但两者之间存在关键区别:
特征 | 大型语言模型 (LLM) | 智能体 (Agent) |
---|---|---|
主要功能 | 理解和生成文本 | 感知、思考、规划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 |
交互方式 | 通常是被动响应用户输入 | 主动与环境交互,执行任务 |
决策能力 | 有限的决策能力,主要基于模式匹配和概率生成 | 具有更强的决策和规划能力,能够自主选择行动路径 |
工具使用 | 本身不直接使用外部工具(除非通过RAG等方式间接实现) | 可以主动调用和使用各种外部工具 |
目标导向 | 目标是生成连贯相关的文本 | 目标是完成用户指定的复杂任务或实现特定目标 |
自主性 | 较低 | 更高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行动 |
简单来说,LLM更像是一个强大的语言处理引擎,而Agent则是一个更完整的、具有自主行动能力的系统。
Agent的工作模式(例如:ReAct框架)
Agent的工作模式多种多样,其中一个有影响力的框架是ReAct (Reason and Act)。ReAct框架的核心思想是让LLM通过交错的“思考(Reasoning)”和“行动(Acting)”步骤来完成任务:
- 思考 (Reason):LLM分析当前任务和已有信息,生成一个对当前情况的理解和下一步行动的计划(例如,我需要查找X信息,我应该使用搜索引擎工具)。
- 行动 (Act):LLM根据思考结果,决定调用哪个工具以及如何调用(例如,生成调用搜索引擎API的请求,查询关键词X)。
- 观察 (Observe):Agent执行行动(例如,调用工具)并获取结果(例如,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)。
- 迭代:Agent将观察到的结果作为新的信息,再次进入思考步骤,评估当前进展,调整计划,并决定下一步的行动。这个循环会一直持续,直到任务完成或达到某个停止条件。
ReAct框架使得Agent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推理、使用工具获取外部信息、并根据环境反馈动态调整其行为。
Agent的应用场景
Agent的潜在应用场景非常广泛,包括:
- 个人助理:管理日程、发送邮件、预订服务等。
- 自动化任务执行:例如自动化软件测试、数据录入、客户服务等。
- 复杂问题解决:例如进行科学研究、市场分析、故障诊断等。
- 交互式娱乐:例如在游戏中扮演更智能的NPC(非玩家角色)。
- 教育和培训: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。
- 机器人控制:赋予机器人更强的自主导航和操作能力。
LLM, RAG, Agent之间的关系
LLM、RAG和Agent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且层层递进的关系:
-
LLM是基础:LLM提供了核心的自然语言理解、生成和一定程度的推理能力。它是RAG和Agent实现其功能不可或缺的基石。没有LLM强大的语言能力,RAG无法有效地将检索到的信息融入生成过程,Agent也无法理解指令、进行规划和与工具交互。
-
RAG是LLM的一种增强应用模式:RAG可以看作是LLM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一种“插件”或“增强模块”。它通过引入外部知识库,有效地缓解了LLM知识陈旧和容易产生幻觉的问题,使得LLM在需要准确、及时信息的任务中表现更佳。RAG本身并不改变LLM的核心架构,而是优化了LLM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。
-
Agent是更高级的系统,LLM是其核心,RAG可作为其工具:Agent代表了更进一步的AI系统形态。它以LLM为“大脑”,但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处理。Agent被赋予了更强的自主性、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,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工具(包括RAG)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,以完成复杂的目标。
- LLM for Agent: Agent利用LLM进行理解、推理、规划和决策。
- RAG for Agent: RAG可以作为Agent获取外部知识的一种重要工具。当Agent需要回答基于特定文档的问题,或者需要获取LLM训练数据之外的最新信息时,它可以调用RAG系统来检索相关内容,并将这些内容用于后续的思考和行动。
LLM, RAG, Agent 关系示意图:
协同工作
三者可以协同工作,构建出功能更强大、更可靠的AI应用:
- 用户向Agent提出一个复杂请求。
- Agent的LLM核心解析请求,并制定一个行动计划。
- 在计划的某个步骤中,Agent可能意识到需要一些其内部知识库或LLM本身不具备的最新信息。
- 此时,Agent可以调用RAG系统(作为其工具箱中的一个工具)。
- RAG系统从指定的外部知识源中检索相关信息。
- 检索到的信息返回给Agent,并由Agent的LLM核心整合这些信息,用于生成更准确的回复或指导下一步行动。
- Agent继续执行计划,可能调用其他工具,最终完成用户请求。
通过这种方式,LLM提供了基础的智能,RAG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,而Agent则将这些能力整合起来,赋予AI系统在更广泛场景下自主行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总结
LLM、RAG和Agent是当前AI发展中的三个关键技术。LLM作为强大的语言处理引擎奠定了基础;RAG通过外部知识增强了LLM的事实性和时效性;而Agent则代表了更高级的AI形态,以LLM为核心,具备规划、工具使用和自主行动的能力。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关系,对于把握未来AI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至关重要。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融合,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加智能和强大的AI应用的出现。